解放军迅速消灭了太原城北工业区和汾河以西的阎军,并夺取了汾河洋灰桥,从四面逼近太原城垣。
“太原城头见!”这是68军某连连长邢多玉在行军途中向担任军医的老乡于勤恺挥手作别时的最后一句话。
仅仅一个月后,当于勤恺在设于太原城北天主教堂的战地救护所里再一次见到邢多玉时,这个朝气蓬勃的22岁年轻人已经在攻打城北工业区的战斗中牺牲了。
就在邢多玉手下战士们高喊“为连长报仇”的时候,敌人阵地竖起了白旗,该连三排的战士们在指导员的带领下跃出掩体发起冲锋,敌人一齐开火,近一个排的战士在毫无掩蔽的情况下壮烈牺牲。
65年过去了,许多留下姓名的以及无名的烈士,还有那些为解放太原而浴血奋战的解放军将士,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光辉业绩。
救死扶伤的卫生长
12月11日下午,隆冬时节,天寒地冻。记者在太原新森实业有限公司(原山西纺织印染厂)老干处朱永红处长的陪同下,在山纺宿舍采访了李文胜老人。
今年88岁的李文胜老人,思维清晰,但耳朵背,更换了一个耳塞后,向记者深情讲述了他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李文胜生于1926年,忻州市孙家沟人,1940年3月,14岁的李文胜加入忻县基干队,给周明队长当勤务兵。县城到处都有鬼子据点,基干队夜间在城周围活动,主要破坏敌人铁路运输线以及通讯设备,割断电线电缆。1941年初,李文胜因年龄小、个子低,跟不上部队,被转到地方抗日救国联合会 (包括工会、农会、妇救会、青救会)的青救会,组织儿童站岗放哨。1943年被派到岢岚县六分区完小学习文化知识。
六分区解放军伤病员比较多,护理人员少,一年后,李文胜留下当看护员。那时条件非常差,药品通过地方上地下工作者从敌占区运回来,供应不上,到了冬天,绷带和纱布用过一遍后,洗了消毒再次使用。
山上气候寒冷,李文胜和战友用铁榔头把河里的冰打开洗,洗完手都冻得僵硬,用冰再搓热。没有尿盆,伤员不能动,李文胜他们就把鞋脱下来接尿、用帽子接大便,接了倒掉洗洗再在火炉上烤干。
到了夏天,天气炎热,苍蝇蚊子到处飞,伤病员不能动,伤口里都生了蛆,护理员用镊子一个一个夹出来。1946年,李文胜被派到静乐的野战三所当看护班长,七八个月后,被调到忻东支队当卫生长。这时,部队装备好些,李文胜在前线抢救伤员。
1947年,忻州解放,1948年开始围困太原。李文胜被改编到野战军7军28师,在卫生部手术室做护士长,手术室就设在东山破败的窑洞里,围上白布。那时太原周围小的战役多,伤员多的不得了,李文胜在手术室连轴转,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除了接触伤员的伤口之外,别的什么也不能碰,有时一天一夜也不能出来,遇上紧尿只能尿到裤子里。
因为过度劳累,李文胜咳嗽吐血住院,住了一个多月还没康复,就要求出院继续到手术室工作。
一次,李文胜陪同师长张兴华到前线检查,敌人飞机往我军阵地上扔炸弹,李文胜扑到军长身上,保护了军长,李文胜左侧脸颊负伤,留下了一道长8厘米状为蚯蚓的伤疤。
太原解放后,李文胜参加了解放西北和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转业,在山西纺织印染厂职工医院任副院长,1987年离休。
处于不同阵营的兄弟俩
解放太原时,李国泽和李晏仲兄弟俩,分别在国共两党不同的阵营参加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李晏仲所在据守双塔寺的43军,是在晋中战役后从汾阳撤回太原的,在小井峪集结时,又被我解放军伏击了一次。据守双塔寺的43军军部就设在永祚寺院内,那些日子,参谋处上校处长李晏仲和43军军长刘效曾就住在大雄宝殿墙上的佛龛里,抵抗已将太原城团团围困的30多万解放军。4月21日晚,参加过军阀混战的中原大战、抗击日寇的忻口战役、吉县人祖山阻击战,还有上党战役、晋中战役的李晏仲,认识到正在激战的太原战役,只有放下武器,才有出路。拂晓时分,李晏仲在猛烈的炮火轰鸣声中惊醒,解放军开始进攻了,紧接着,解放军战士身上绑着炸药包,手里举着手榴弹冲了进来。李晏仲很平静地说:我们不打了。寺院内双方一枪都没放,解放军占领了双塔寺。
李国泽是李晏仲的弟弟,1945年被派到汾阳县,先后在二区和五区任区长和区委书记。掩护过往延安与其他根据地干部,为晋中战役解放军支前。在太原战役中,时任汾阳县县长的李国泽,带领支前民工,推着小车,赶着大车,肩扛担挑将门板、棺材等昼夜兼程送往太原东山的牛驼寨前线。在东山通过敌人的防守区时,车不能行,大家就肩扛人抬。在路上有许多解放军战士将他们围住,从地上捡起土块,抢着将自己的名字写在棺材上,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誓死也要打下太原城的决心。支前民工到达前线帮战士们搭筑工事,返回时将伤员抬下来。战后,前线总指挥徐向前说:解放太原要论功行赏的话,那第一功就该归功于后方的供应,归功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
英勇献身的烈士
12月11日上午,因修路记者绕道东山小枣沟,沿着崎岖陡峭狭窄的凯旋街来到太原解放纪念馆,缅怀凭吊为太原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大门上两面红旗迎风招展,高49米多的解放纪念碑巍然耸立,在徐向前元帅铜像后面,高4米、长50米、反映元帅主要战迹的大型浮雕上面镌刻着元帅的丰功伟绩。
1948年10月31日,国民党30军代军长黄樵松派遣他的谍报队长王震宇和谍报队员王玉甲穿越火线,来到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8纵阵地接洽起义事宜。徐向前接到由8纵转交的信件之后,回信一封,并派遣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高树勋将军连夜与王震宇进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出发时又改成了8纵参谋处长晋夫带侦察参谋翟许友以警卫员的身份进城。由于戴炳南、仵德厚等人的告密,晋夫等人一进城,就落入敌人的魔爪。敌人以为晋夫就是胡耀邦,逮捕了黄樵松和晋夫。11月6日,阎锡山按照蒋介石的电令,将黄樵松、晋夫等人经北平飞解南京。蒋介石令军法监理部与南京卫戍总部联合组成特别法庭审讯,要晋夫承认他就是胡耀邦,晋夫冷笑不答。27日,不屈的晋夫、黄樵松、王震宇被枪杀于南京江东门外中央军人监狱刑室。
陵园在近午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静谧肃穆。这里长眠着近2000名烈士,晋夫、黄樵松、肖逸烈士的纪念碑和石像在园区默默地屹立着。
炮声隆隆的战争岁月渐去渐远,让我们永远缅怀前辈浴血奋战的苦难历程。
(本文为山西日报记者史莉采写于2014年)
- 续范亭 革命者的情怀
- 续范亭(1893—1947),名培模,字范亭,号恕人,山西崞县(今原平市)西社村(今属定襄县)人。续范亭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时,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 钩沉 2021-06-20 20:13:15
- 嘉康杰:培养爱国学生 播撒革命火种
- 生平简介嘉康杰,又名嘉寄尘,生于1890年,1939年11月18日牺牲。运城市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是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和“五四”爱国运动。1927年加... 钩沉 2021-05-14 18:35:55
- 在这里,平城点燃革命星火
- 近日,记者来到大同市北苑路北辰花园住宅小区附近,入眼是熙攘的车流和遍布周边的商场、饭店,一派繁华城市的景象。小区内车来人往,一栋栋现代化的楼房鳞次栉比,进出的居民脸... 钩沉 2021-05-06 22:01:39
- “钟声”与“留言”里的家国情怀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数据报告每天12名观众敲响13声“和平大钟”,每年很多参观者留言书写和平寄语,今年以来新征集2700余件(套)史料文物…&hel... 钩沉 2020-12-16 22:44:07
- 楼阳生听取临汾市黄河板块核心景区建设规划汇报
- 楼阳生强调尊重自然道法自然敬畏自然高品质打造黄河旅游板块核心景区林武出席12月11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临汾市黄河板块核心景区建设规划汇报。他强调,要... 钩沉 2020-12-16 22: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