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文物 > 正文

国家文物局推介山西5项展览

发布时间:2020-08-17 22:15  |  来源:山西日报  |  作者:孟苗

《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被重点推介

8月14日,国家文物局向社会推介100项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其中重点推介项目20项,推介项目80项。山西博物院正在布展的《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入选重点推介项目榜单。山西另有4家博物院馆的4项展览入选推介项目。
  《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由山西博物院策展。据悉,经过“中华文物探源工程”多年研究,学界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面,一些地方率先进入文明阶段,有了自己的国家。而以此为起点,一直到距今3800年左右,在1000多年的时段里,各个地方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步入了文明。这种诸多地方文明并立的现象有点像传说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是天下万国、天下万邦。所以探源工程借用这个意境,把这个时代叫作“古国时代”。这个时期,黄河流域中的晋陕高原各种文化碰撞,格局重组,万国林立,文明形成。在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互相激发,带动变革,是早期中国文明形成的关键所在。
  策展人、山西博物院崔跃忠称,《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便是围绕这一时间和地域,从“古国”的特征、内涵、制度等相关内容来展开,通过运用阐释、分析等方法为观众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史前社会场景。从距今4300年前起,黄河流域的陶寺先民创造出灿烂文明,城市、宫城与宫殿、王墓、观象台,宣示王权的礼器、铜器、文字,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都出现在了晋南大地。陕西石峁古城,城址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是东亚地区所见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的城址,展现了规模宏大的王国都邑以及复杂的社会形态。陶寺和石峁,南北不同东西有别,土城与石城,各自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共同构成了黄河文明的标识。
  目前,《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展之中,计划于9月中旬开展。
  山西入选推介项目的4项展览分别是:大同市博物馆的《铜耀大同——古代铜造艺术陈列》、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壶关县文物博物馆推出的《抗大一分校在壶关》以及夏县博物馆推出的《夏县西村时代生活展》。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连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活动,这是全国博物馆优秀展览的一次集中展示,旨在充分发挥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阵地作用,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扩大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wenwu/2020/08/1053.html
上一篇:保德林遮峪遗址发现龙山时期石城重要遗迹
下一篇:文物修复师:妙手仁心 古物获新生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激动人心!佛首回归天龙山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西省委书记... 文物 2021-07-29 00:03:36
来一根“鸟尊”雪糕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的文创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这个暑假略有不同,以鸟尊为创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问世,只要你来参观,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鸟尊,还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发布新发现,太原东山明代晋端王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墓的发现,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山西石窟寺调查记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圆满结束,共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日前,记者走近这支在全省各地艰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调查队伍,了解他们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山西发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战国水井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