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正值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为铭记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事件,见证“抗疫”的艰辛历程,“致敬——山西博物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捐赠展”在主馆四层书画展厅正式展出。
自今年2月份起,山西博物院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向全社会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截至目前,已陆续征集到来自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无偿捐赠的“抗疫”实物、文献和主题文艺作品2000余件,此次展览从中选取420余件展出,见证山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担当和作为。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翰墨情深”。疫情期间,众多山西书法名家和爱好者饱含深情,挥毫泼墨,用手中笔抒写了心中的期盼与祝福。著名书法家田树苌先生自创《四言诗轴》,内容励志,法书雄健;省农信社王亚先生情寄“抗疫”,专题创作,一次性捐赠《行书七言联》等书法作品50余幅,创个人捐赠量之最。
第二单元“丹青寄福”。山西的许多画家们,以“抗疫”为主题,运用各种绘画技法,描绘“抗疫”实景,勾画美好蓝图。山西大学牛贵琥教授的14连幅漫画作品颇为引人注目,他把平常百姓疫情期间宅在家中的生活琐事用寥寥数笔勾勒出来,展现了在严肃的疫情防控战中的乐观精神。
第三单元“见证物语”。为明天收藏今天,山西博物字现在征集到的“抗疫”物资、医疗设施、防护用品,以及文件、证书等实物和资料,是当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实写照,更是未来的“文物”和文献。从援鄂医护人员防护服、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的请战书等实物中,我们看到了最美逆行者一往无前的身影;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林武发给中日、中韩友好县的慰问信,彰显了大国担当和世界大爱。
第四单元“中医瑰宝”。以展示著名中医王晞星教授为首的山西省中医院抗疫专家组的工作成果为主。疫情发生后,年过六旬的王晞星主动请缨重返一线,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与疫情赛跑,2月3日,研究制定出《山西省防治新冠肺炎中医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确诊患者零死亡、出院患者零复阳的“山西成绩”。王教授捐赠的亲笔手书9米药方长卷是本展的“明星”展品之一,字里行间荡漾着中医中药的无穷魅力。
展览由山西博物院主办、山西孔子书画院协办,展期1个月。
上一篇:山西省文物局 “绿水青山,节能增效”倡议书
下一篇:文物数字化展览“壁画的平行世界——狄仁杰带你探北朝”开展
- 激动人心!佛首回归天龙山
-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西省委书记... 文物 2021-07-29 00:03:36
- 来一根“鸟尊”雪糕
-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的文创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这个暑假略有不同,以鸟尊为创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问世,只要你来参观,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鸟尊,还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 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发布新发现,太原东山明代晋端王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墓的发现,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 山西石窟寺调查记
-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圆满结束,共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日前,记者走近这支在全省各地艰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调查队伍,了解他们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 山西发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战国水井
-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