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备受关注的太原东山古墓遗址考古取得新进展。我省考古专家历时3年,从发掘出的墓园结构、墓葬形制、两处墓园建筑基址、11处陪葬墓与出土器物等诸多墓园要素确认,太原东山古墓遗址是一处大型西汉墓园遗址。在一座编号为悦龙台M6“甲”字形陪葬墓中,出土有琴、瑟、漆奁盒、简牍等各类重要文物66件(组)。
东山古墓遗址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街道办店坡社区西。墓葬东依太原东山,西望汾河谷地,是一处大型墓园遗址(简称东山古墓)。两座古墓为同茔异穴夫妇合葬墓,南北排列(北侧墓葬编号为M1,南侧墓葬编号为M2)。墓葬皆坐西朝东,“中”字形制,矩形墓室,有东西两条墓道,深度均接近20米。从2015年冬天开始至2018年底,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迎泽区文物旅游局组成了东山古墓考古队,历时3年,揭露面积15000平方米,搞清了墓园原始地貌、文化层堆积以及墓园规制所涉及的范围、道路、建筑、陪葬墓等。
目前,根据发掘成果,已认定墓园结构为南北向长方形结构,东西墙垣间距180米,南北墙垣间距360米,墓园面积约64000平方米,四面墙垣,黄土夯筑,墙头覆瓦,各面墙体距离最近的墓室壁约60~70米,其中北垣及西北拐角遗迹保存较好。另有墓园建筑基址两处,在东墙垣与M1墓葬的东墓道交会处发掘出1座建筑基址,为4开间,遗有5个柱础石、散水、流水明沟和大量建筑瓦件,专家分析其性质应为墓门或司马门。在墓园遗址中出土有大量汉代板瓦、筒瓦和少量“云纹”“宫”字款瓦当残件,器物有大陶盆、陶碗等。
这次的主要成果是在恒大悦龙台工地发现并发掘的11座汉代墓葬。引人关注的是一座编号为悦龙台M6的墓葬,呈“甲”字形,墓向指向东山古墓,其椁室出土有各类文物66件(组),较为重要的发现有琴、瑟、漆奁盒、简牍等。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常一民称,从该墓形制、位置、朝向以及出土文物,可以初步判定M6是东山古墓的一座陪葬墓。其他10座汉代墓形制较小,同为“甲”字形墓葬,它们与东山古墓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常一民说,诸多墓园要素表明,东山古墓是一处大型西汉墓葬遗址。通过对墓园的考古工作,已取得以下认识:墓园为南北长方形结构,单重围墙,外围环绕供人车行走的道路。M1墓葬的东墓道出土墓门或司马门址,该门基址开在墓园东墙,是为墓园的进出口,按照汉代司马门设置规律,大墓的东、西两条墓道各应开出一门,由此推知,东山古墓墓园内两座“中”字形大墓,一墓二门,那么其围墙的东、西墙垣上应是各开二门。在M1墓葬的东墓道东侧出土有一座小型建筑,东西两间排列,可能是寝殿或便殿性质。另外,在墓园外围西南110米处(现太原砖厂内)发掘出土一条东西向道路,该段路土与墓园南垣外东西向道路连接,该段路土以南出土3座建筑基址和大量西汉生活用陶质器具残片,可初步认为是一处与东山古墓有密切关系的生活聚居地。
东山古墓遗址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街道办店坡社区西。墓葬东依太原东山,西望汾河谷地,是一处大型墓园遗址(简称东山古墓)。两座古墓为同茔异穴夫妇合葬墓,南北排列(北侧墓葬编号为M1,南侧墓葬编号为M2)。墓葬皆坐西朝东,“中”字形制,矩形墓室,有东西两条墓道,深度均接近20米。从2015年冬天开始至2018年底,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迎泽区文物旅游局组成了东山古墓考古队,历时3年,揭露面积15000平方米,搞清了墓园原始地貌、文化层堆积以及墓园规制所涉及的范围、道路、建筑、陪葬墓等。
目前,根据发掘成果,已认定墓园结构为南北向长方形结构,东西墙垣间距180米,南北墙垣间距360米,墓园面积约64000平方米,四面墙垣,黄土夯筑,墙头覆瓦,各面墙体距离最近的墓室壁约60~70米,其中北垣及西北拐角遗迹保存较好。另有墓园建筑基址两处,在东墙垣与M1墓葬的东墓道交会处发掘出1座建筑基址,为4开间,遗有5个柱础石、散水、流水明沟和大量建筑瓦件,专家分析其性质应为墓门或司马门。在墓园遗址中出土有大量汉代板瓦、筒瓦和少量“云纹”“宫”字款瓦当残件,器物有大陶盆、陶碗等。
这次的主要成果是在恒大悦龙台工地发现并发掘的11座汉代墓葬。引人关注的是一座编号为悦龙台M6的墓葬,呈“甲”字形,墓向指向东山古墓,其椁室出土有各类文物66件(组),较为重要的发现有琴、瑟、漆奁盒、简牍等。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常一民称,从该墓形制、位置、朝向以及出土文物,可以初步判定M6是东山古墓的一座陪葬墓。其他10座汉代墓形制较小,同为“甲”字形墓葬,它们与东山古墓的关系尚不能确定。
常一民说,诸多墓园要素表明,东山古墓是一处大型西汉墓葬遗址。通过对墓园的考古工作,已取得以下认识:墓园为南北长方形结构,单重围墙,外围环绕供人车行走的道路。M1墓葬的东墓道出土墓门或司马门址,该门基址开在墓园东墙,是为墓园的进出口,按照汉代司马门设置规律,大墓的东、西两条墓道各应开出一门,由此推知,东山古墓墓园内两座“中”字形大墓,一墓二门,那么其围墙的东、西墙垣上应是各开二门。在M1墓葬的东墓道东侧出土有一座小型建筑,东西两间排列,可能是寝殿或便殿性质。另外,在墓园外围西南110米处(现太原砖厂内)发掘出土一条东西向道路,该段路土与墓园南垣外东西向道路连接,该段路土以南出土3座建筑基址和大量西汉生活用陶质器具残片,可初步认为是一处与东山古墓有密切关系的生活聚居地。
相关标签:无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wenwu/2020/06/1027.html
上一篇:携网友“云”端登木塔
下一篇:大同市博物馆丝路代表器物亮相首届“丝绸之路周”
上一篇:携网友“云”端登木塔
下一篇:大同市博物馆丝路代表器物亮相首届“丝绸之路周”
相关文章
- 激动人心!佛首回归天龙山
-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西省委书记... 文物 2021-07-29 00:03:36
- 来一根“鸟尊”雪糕
-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的文创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这个暑假略有不同,以鸟尊为创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问世,只要你来参观,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鸟尊,还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 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发布新发现,太原东山明代晋端王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墓的发现,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 山西石窟寺调查记
-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圆满结束,共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日前,记者走近这支在全省各地艰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调查队伍,了解他们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 山西发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战国水井
-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