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文物 > 正文

山西博物院推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线上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13 13:56  |  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  作者:弓长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它是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而设立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悠久厚重,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

6月13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山西博物院推出了系列线上活动,期待公众从中感悟三晋文化,从文物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虞弘墓发掘领队张庆捷直播解读虞弘墓

6月9日上午10点,山西博物院推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场活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虞弘墓发掘领队张庆捷来到“民族熔炉”展厅,在直播镜头前,为公众详细解读了隋代虞弘墓棺椁。

虞弘墓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及“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通过描述一幅幅雕刻精美的石椁图像,张老师为公众还原出山西历史上真实的社会面貌,让广大观众和网友了解到北朝至隋山西地区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和频繁的中西文化交流。此次直播观看量近130万人次。

6月12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院李夏廷主讲的晋界讲坛“吉金光华”专题第三讲《吉金华彩复新生》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推出,李老师从青铜器线描图的绘制谈青铜纹饰演变,也以自身的工作经历表达了守护文化遗产是全社会,更是文博人的不懈追求。近期山西青铜博物馆因展陈提升暂时闭馆,李老师的线上讲座让公众能以另一种形式走近它。

“来博物馆约会吧”栏目特别推出遗产日参观攻略,通过“戏曲故乡”和“明清晋商”两个展厅,为大家介绍了“中国戏曲艺术故乡”山西的戏曲文化和发源自世界文化遗产地平遥的晋商文化。

6月13日遗产日当天,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将为公众带来“约读:晋侯鸟尊发掘记”,通过分享他与晋侯墓地发掘以及晋侯鸟尊三十多年的不解之缘,向公众发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殷切期望。

以上活动,将于6月12日和13日在山西博物院网站、微信、微博平台陆续推出。活动内容丰富、充满趣味、精彩纷呈,线上分享的形式能让更多公众参与其中,了解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理念,传承山西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wenwu/2020/06/1022.html
上一篇:永济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下一篇:山西博物院整合单位历史回顾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激动人心!佛首回归天龙山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西省委书记... 文物 2021-07-29 00:03:36
来一根“鸟尊”雪糕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的文创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这个暑假略有不同,以鸟尊为创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问世,只要你来参观,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鸟尊,还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发布新发现,太原东山明代晋端王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墓的发现,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山西石窟寺调查记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圆满结束,共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日前,记者走近这支在全省各地艰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调查队伍,了解他们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山西发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战国水井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