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文物 > 正文

润土泽民——水利与法制碑刻拓片展在晋祠开展

发布时间:2019-11-19 13:38  |  来源:山西晚报  |  作者:南丽江

厚德载物,润土泽民。11月16日上午,润土泽民——水利与法制碑刻拓片展在太原晋祠公园内的太原赵梅生美术馆拉开帷幕。该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中国政法大学主办,太原市晋祠公园、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太原赵梅生美术馆协办。

此次展览的展品,精选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从唐代到民国、从山西到陕西、河南等省的40余件水利碑刻拓片和50余篇探讨碑刻的论文组成,是探究古代法制的一个窗口。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水之利基于天然,但水利制度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磨合的结果。古代刻载有明确年代与权利义务关系的水案碑、渠规碑等,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水利制度的见证,将这些坐标点串联起来,可以汇聚、揭示民众的法律诉求,展现官与民、人与自然的依存互动。

山西是水利碑刻数量最多的省份,同时也以泉域水利碑刻集中而著称,晋祠难老泉、广胜寺水神庙等均为代表。

山西水案碑多立于泉源附近的祠庙,诸祠庙是地方官民进行水神崇拜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相较于其他地区,古代山西水利碑的法律内涵更为丰富。从用水规则的创议到实施,从用水纠纷的解决到祭祀仪式的分工,都是地方用水制度构建的体现。

​水之利的根本,在于润土泽民,而水利制度层面上的“润泽”,则带有教化恩泽之意。放在现代视野,水利秩序建设中所反映的规则意识,对当今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wenwu/2019/11/913.html
上一篇:山西省两大主题展览入围“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
下一篇:山西朔州发现215座古代墓葬 时间跨度1500多年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激动人心!佛首回归天龙山
7月24日,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归故土。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山西省委书记... 文物 2021-07-29 00:03:36
来一根“鸟尊”雪糕
作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的文创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不过这个暑假略有不同,以鸟尊为创作模板的雪糕于7月初正式问世,只要你来参观,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鸟尊,还能... 文物 2021-07-08 15:23:27
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4日发布新发现,太原东山明代晋端王陵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墓的发现,印... 文物 2021-05-15 20:25:08
山西石窟寺调查记
山西石窟寺专项调查圆满结束,共登录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1处。日前,记者走近这支在全省各地艰苦工作近半年的文物调查队伍,了解他们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克服重重困... 文物 2021-05-15 20:09:28
山西发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战国水井
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考古人员在山西阳泉发现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战国水井。山西... 文物 2021-04-01 14: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