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新闻文化评论演艺院团文物特产钩沉非遗汽车艺苑历史娱乐画家书法家旅游游记收藏美食
亿点网 > 旅游 > 正文

晋祠游

发布时间:2023-03-29 22:50  |  来源:亿点网  |  作者:乔新华

1982年,时任光明日报记者的梁衡先生在《晋祠》一文中这样开篇: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早在1906年间,赤桥村乡绅刘大鹏就以审慎的态度观察描摹在他身边不远的晋祠一区。应是酝酿了许久,“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一语磅礴而出,镌刻在了《晋祠志》的开篇序言中 ,也成为迄今关于晋祠最美的一句宣誓。他在《晋祠志》中深情描绘:“晋祠居太原西南,山环水绕,号为名区,为晋全省中第一形胜。山曰悬瓮,水曰晋水。”

晋祠,是太原乃至山西历史的缩影,是阅读理解中国历史的生动教科书。作为晋国宗祠,她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从祭祀晋国初创者的叔虞祠,到泉水淙淙的智伯渠,到《水经注》中“悬瓮之山,晋水出焉,蓄以为沼,结飞梁于水上”的记载,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碑,都是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历史文脉传承的实证。

晋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现存有宋、元、明、清至民国的建筑,殿堂楼阁类型多样,时代序列完整,附属彩画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晋祠有古代建筑100余座,彩塑100余尊,碑碣400余通,千年古树30余株。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慕湘先生在点校《晋祠志》时说:“晋祠以其历史之久,苍翠之富而声弥中外,为中华民族灿烂古文化遗迹之一,为历史科学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资料。”

晋祠是融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于一体的“北方园林”,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堪称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所谓“三晋山水之美,莫胜于晋阳,而晋阳山水之美,莫胜于晋祠。山之胜,水之胜,山水交美之胜耳”!晋祠之美,美在山水佳景艺境!

面对景致如此独特、文化尤为厚重的晋祠,行走在这一特定空间中,我们该怎样阅读理解它?我想一方面应该从宏观上把握晋祠的历史脉络和空间结构,在空间中理解时间;另一方面要从微观上以博物学的眼光细致品读晋祠的古迹文物,在精美物件中感悟奇思妙想。

我们要带着历史学的眼光出发,穿过时间的层层迷雾,探寻晋祠的前世今生。自北魏《水经注》记载唐叔虞祠始,北魏、北宋、明嘉靖是阅读晋祠历史文化三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北魏时期“沼西枕山际水有唐叔虞祠”,晋祠以唐叔虞祠这一“晋国宗祠”的独特地位屹立三晋大地,它是三晋之根的象征;北宋天圣年间,随着圣母殿鸠占鹊巢,唐叔虞祠改建南向,晋祠渐渐形成了唐叔虞祠与圣母殿各有其一的“礼与俗的二元空间”。明嘉靖年间,水母楼的出现,似乎又开启了一个与圣母有分有合的水母时代,唐叔虞祠——圣母殿——水母楼的顺次出场共同勾勒出晋祠最重要的一条主线。其遗迹主要留存在今天晋祠的中部区域,即从晋祠大门入口,自水镜台起,包括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圣母殿(附苗裔堂、台骀庙),可以说这是全祠的主体(脊梁),圣母殿为首脑,鱼沼为脑髓,结构壮丽而整肃。紧靠其南,从胜瀛楼起,三圣祠、难老泉亭、水母楼、公输子祠,这一部分既有楼台耸峙,又有亭桥点缀,特别是晋水环绕其中,奔流不息,好像是全祠的心脏和血管;祠区北部吕祖阁、朝阳洞、昊天神祠、东岳祠等随自然地形错综排列,以崇楼高阁取胜,构成了祠区内部的道教空间;其他诸如晋溪书院、王恭襄公祠、晋水贤祠等点缀其间,被逐渐塑造为祠区内部的儒教空间;景清门内的奉圣寺,以及祠区外围的上生寺、明月寺等共同构成祠区的佛教景观;这一切让晋祠由原本单一的“晋国宗祠”变为了融汇祠、庙、寺、观、民间祭祀为一体的多元空间。若是没有历史的洞察,怎能辨识时间留给晋祠的丰富印记?

我们还需有博物学的好奇,去细致探索这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的奇特构造和珍贵价值。站在圣母殿前,我们想知道何为“营造法式”?俯身鱼沼飞梁,想明了为何是“仅此孤例”?仰视献殿,似可明了古人用“朵”来表示斗拱单位的诗意!面对宫娥宋塑,我们似乎看到了北宋社会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真实人物!金人台上的四尊金人,真的能镇水吗?那些铁狮、铁人与铁钟的铸造艺术价值何在?观摩《晋祠之铭并序》碑文,又能品读出唐太宗李世民怎样的帝王气魄?

置身其中,我们也将感受自然山水风光带来的惬意舒畅。悬瓮晴岚,四水清畴,周柏唐槐,双桥挂雪,我们在季节变换中感受《晋祠四景诗》。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这里的水,多、清、静、柔。桃园春雨、大寺荷风好似就在我们身边!循着前人足迹,我们同样可以感受这里厚重的人文气息。“神来之笔”李白诗中的翠娥到底长啥模样?范仲淹为何发出“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的感叹?元人偰玉立《游晋祠诗序》中“士女如云,人山人海,管弦合奏,箫鼓喧杂”的庙会又是何等热闹?明代文士乔宇、苏惟霖等人的晋祠游记诗文中,又能感受到不同时期怎样的晋祠风光?清代傅山、阎若璩、顾炎武、朱彝尊等名士饮酒作诗、觥筹吟唱的故迹又在何处?杨二酉的《晋祠内外八景诗》又描摹出怎样一幅五彩缤纷的景物画卷!

北京大学历史系赵世瑜先生在对晋祠的系列研究基础上形象地概括为“多元的标识,层累的结构”,晋祠是一个非常恰当的包容性空间,不同的神庙可以汇聚在一个大庙里; 人们在晋祠中既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也必须要做共同的事情。这几乎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被称为“庙堂”的朝廷也差不多是一样的。晋祠,是非常生动的文学、历史、建筑、哲学大课堂。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历史与我们如影随形,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历史的延长线上。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行走在晋祠,我们不仅仅是游览者,更应该成为历史的感受者、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1.jpg

本文链接:https://www.ydwsx.com/article/luyou/2023/03/1719.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碛口赋
相关图集
相关文章
晋祠游
1982年,时任光明日报记者的梁衡先生在《晋祠》一文中这样开篇: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 旅游 2023-03-29 22:50:16
碛口赋
举凡古迹遗存之地,必有胜水奇山环抱也。碛口,得黄河水上善,卧虎山雄姿,乃成九曲第一镇矣!河过大同碛1,乱石列阵,激流迭起涛声;古渡维舟,老街不绝驼铃;水起风生,是以... 旅游 2022-05-25 19:19:03
太原的古寺竟然有这么多!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带着马队走遍山西,发掘、记录、保存、整理了大量古建筑资料。五台山佛光寺、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云冈石窟、洪洞广胜寺……饱经战火的山西... 旅游 2022-03-21 22:30:21
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园 文瀛公园
文瀛公园是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园,已有600年历史,位于太原市中心区的海子边,距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很近,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文瀛湖面积为3.96万平方米,既是省城居民休闲放松的好... 旅游 2022-03-19 21:25:47
袁家村是如何做到单日游客18万、年收入过十亿的?
有这么一群人,在西安的远郊,不受西安人现代生活的干扰,就过自己传承已久的生活,而恰恰这对于大都市的人,就是一种差异化需求。袁家村售卖的本就是一种原汁原味乡土生活。一... 旅游 2022-03-17 2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