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的日常生活少不得醋的参与。三晋人吃醋,是从小养成的习惯,饭前来一口开胃,吃饭来一口调味,饭后来一口解腻助消化。娃娃们从小提着醋瓶子帮妈妈去打醋,回来的路上边走还边美滋滋地偷喝一口。做来的菜大部分都放醋,就像四川菜放辣椒、麻椒一样。你看:醋溜白菜、醋溜土豆丝、醋溜丸子、醋溜鱼……好像什么都可以醋溜,就连三晋最著名的“过油肉也离不开醋”,并且对醋的要求还特别讲究。
三晋人民没有一个不爱吃醋的,不论以前的大移民、走西口,还是现在娃娃们去外省上大学,临行都要准备几瓶陈醋。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太祖时徙民最多。”从洪洞、太原、平阳二府、泽州、潞州、沁州、汾州、辽州、朔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北京、山东、江苏、湖北、安徽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也有的移民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
那个时代大移民,带不上醋,去了新的地方也要想法设法制作醋,那是地道的家乡味儿,这么一说,似乎看到各地喜欢吃醋的缘由。
陈醋,古称醯,又称酢、苦酒。“宁可丢了饭担子,不敢扔了醋罐子”、“阎锡山的兵,缴枪不交醋葫芦”……流传民间的这些谚语似乎把“嗜醋如命”的三晋人刻画的入木三分。还有经常说的:这是“吃醋”了,“醋坛子”打翻了,是源于大唐初期的宰相房玄龄。
一个“醋”字,见证了传承;一个“醋”字,风化了美食;一个“醋”字,丰满了文字;一个“醋”字,浸透了意味;一个“醋”字,渲染了情景,醋,何以功高?
醋,看似简简单单,贫贫乏乏,可是,不论它应用在生活食物当中,还是运用到文章的字里行间,醋都起到了质的转换,就象醋的本身意味一样,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独特意向,醋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
三晋大地喜欢吃醋的饮食习俗,一般的说法是因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很多方面的原因。“醋”在古汉语中叫“醯”(Xi), 故称他们老醯儿。一般写为老西儿,是因为隋炀帝封李渊为山西河东道慰抚大使,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于洪武二年,设山西行中书省。虽说不久又废行省制度,改设承宣布政使司,山西行省于是被改设为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但是,“山西省”这一称呼却被保留了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陈醋就有了更为明确的名称“山西陈醋”,这下一来,因醯和西谐音, 又送一称呼老西儿。
《尚书•尚书•说命下》中有一句话 “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明吃醋的历史悠久。《说命》共有三篇,是商王武丁任命傅说的命辞,也记述了傅说对武丁的进言。这句话是商王武丁和傅说说的一句话,意思是:“比如说我要做各种味道的羹汤,你就好比是盐和醋。”抛开君臣论述,从深奥的治国理论我们看到生活的本质,烹炒煎炸盐为主,五味调和醋为先。
盐,天然存在,而醋,则没有天然存在的,需要人工制造,于是人类先民便把梅子等酸味植物加工成梅汁、梅酱用来调味。这种梅汁、梅酱,当时称之为“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醋的前身。
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醯,酸也”。但,醯在始初阶段还不完全代表醋。汉·郑玄在《周礼》注中说:“醯,肉汁也”。刘熙在《释名·释饮食》中说:“醢多汁者曰醯,醯,沈也,宋鲁人皆谓汁为沈”。由此可见,秦汉以前的“醯”既是指食醋,又不单单指食醋,它还包括酸的酱汁和由酒或酒精加工而成的酸汁。
《周礼》曰:“醯人掌共醯物”,“醯人”是一群至关重要的人。醋不像茶和酒一样,在诞生之初只能供上层贵族饮用,醋自从诞生以来就在民间流行,是人们烹饪时重要的调味品。周朝从上到下都离不开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据资料显示,三晋共有醋生产企业也有1000多家,有名醋厂大部分都在中部地区。制作陈醋选用高粱、大麦和豌豆等为原料,要经过润料、蒸料、拌料、发酵、酒精发酵、拌辅料、醋酸发酵、熏房、淋房和陈酿房等10多个工序酿造而成。
酿造过程讲究: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时,高梁必得其实,器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保,火必得其缓,管理必得其严,计量必将其准,记录必得其真。陈醋以其绵、酸、香、甜、醇独特风味,与悠久的酿造历史位居四大名醋镇江醋、保宁醋和福建红曲醋之前,著称于世。
已故著名微生物学家方心芳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对“美和居”老陈醋生产工艺、制作流程予以总结、肯定,在《黄海》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清源醋之发酵温度高至40℃以上,其酪酸菌、乳酸菌必起作用,山西醋之气味别致足可证明醋酸菌以外的细菌作用。”并称:“我国有四大名醋,首推山西老陈醋”。
历史学家郝树侯教授曾考证:至少在前497年以前,即“在晋阳城(今太原市南郊区晋源镇)建立起来时,应该就有醋的制造者了。”〔非常遗憾的是原在晋源的太原食品四厂(晋源食品社),和汾河以东小店镇的太原市食品五厂均已转换体制,不再生产。非常遗憾现在晋源区域竟没有一家正规大型醋厂!!!〕已故著名生物学家陈驹声先生则在多种著作中明确指出:“山西老陈醋是我国北方最著名的食醋”。
日本曾有研究机构将山西老陈醋带回去分析,证明山西老陈醋中的各种氨基酸均远远高于其他品牌。山西老陈醋具有令其他地区无法仿制之因素,高原冬天之寒冷及夏天阳光之猛烈。太原区域,其地表水大部分为源于管涔山之汾河水,地下水源则自天龙山水系。无工业污染之时,汾河水味为不可多得之优良水体。管涔山位于晋西北宁武境内,海拔2603米,迄今仍有原始次生林82万亩,山中有6个湖泊,为中国三大天池之一,其万年冰洞一年四季冰封,为华北原始次生林之最,山中夏季云雾缭绕,绿意葱茏,冬季白雪冰封,洁白纯净。管涔山属高寒地区,粮食生产有莜麦、豌豆和土豆,且盛产沙棘,年均温度6℃,汾河之水清洌甘甜,可直饮。(可惜现在的汾河水……)由此可见陈醋其发展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的原因。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醋是饮食的精髓,即使是非常贫困的人家做饭也不能没有醋,明清时代人们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醋的种类也不断增加,《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醋有米醋、果醋、麦醋、粟米醋等十几种,还讲述了如何用醋烹饪美食。
三晋爱吃醋,一个家庭每年吃掉的醋量是全国人均食醋量的五倍,烹饪菜品,制作面食可以说是“无醋不欢”。爱吃醋印记早已深深烙在三晋饮食习俗里,是长久以来醋文化流传形成的文化选择和特定记忆。
独特浓郁醇香的味道,有着香飘十里、香醉千万人的美誉。走进三晋,你会看到家家户户,饭铺酒店的餐桌上,醋壶一直处在喧宾夺主的位置,它里面盛满棕红色的老陈醋,你只需轻轻打开盖子,就有一股酸溜溜香味扑鼻而来,仿佛那一瞬间你的身体被氤氲,甚至你的血液里也融入它的成分。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美誉,“中国面食之乡”的称号,除了“一面百样,一样百味”面食制作的花样和调和,更重要的是它的灵魂——清香浓郁的陈醋香。
三晋菜肴具有味道醇厚,酸辣鲜香,和酸甜搭配的特色,醋的合理搭配,正确使用成为晋菜是否纯正,菜品是否地道,是否掌握三晋饮食的精髓所在。前期先放醋,可以去腥保嫩;提鲜增香;烹调后期加醋,是为了避免醋味蒸发,突出酸香咸鲜。醋的合理应用,在晋菜制作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醋的发明,是三晋人民值得骄傲的一件大事。不仅在餐饮制作、菜品、文化中大放异彩,同时还具有膳食营养保健功能。现代科学还证明:陈醋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并能减轻晕车、晕船的不适症状。还能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人的一剂良药。同时,醋还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能有效的预防肠道疾病,流行感冒和呼吸疾病。醋还可以开胃,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吸收,使食欲旺盛,消食化积。
三晋陈醋在餐饮、民风、民俗、文化多个领域的萌动,变成了多种韵意的文学字眼,似乎有一种浓浓的醋意。醋意被文字修饰、引用后,那种意味变得浓郁、强烈、有韵。里面满盈表情、心情和感情,让醋的未来大放异彩。
陈醋,一种调味,一种味道;一种记忆,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引领。
- 感受唇齿间三晋酸香的味道
-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的日常生活少不得醋的参与。三晋人吃醋,是从小养成的习惯,饭前来一口开胃,吃饭来一口调味,饭后来... 非遗 2022-03-19 20:09:09
- 新绛县布贴画传承人吉海奎:小布头缔造艺术之美
- 在奥运会期间,由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举办的农民书画展中,来自山西布贴画传承人吉海奎的一组反映奥运的一组4幅布贴画,赢得满堂喝彩,之后山西新绛档案馆,又将这几幅画收藏。... 非遗 2022-03-02 19:51:50
- 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参加2021第六届三亚国际文博会
- 2021年12月24日至12月27日,由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三亚市人民政府、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南省贸促会指导;中共三亚市委宣... 非遗 2022-01-01 21:09:19
- 晋韵堂发行2022虎年限量版生肖纪念铁壶《王者归来》
- 近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三晋老字号晋韵堂发行2022虎年限量版生肖纪念铁壶《王者归来》,被晋城博物馆(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永久收藏。晋城博物馆馆长(晋城市文物保... 非遗 2022-01-01 17:28:46
- 绛州澄泥砚在北京地铁6号线展示
- 近日,山西三宝绛州澄泥砚在北京地铁6号线海淀五路居、花园桥、车公庄西、车公庄、金台路、十里堡、青年路、褡裢坡、黄渠、常营、草房、物资学院、通州北关及5号线宋家庄站展示... 非遗 2020-11-02 22: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