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千帆,夜有万灯,行商坐贾,客至如林。”千年商埠襄阳,素有“七省通衢”“南船北马”之称,它曾是三千里汉江的重要码头,也是东南客商舟船北上、换乘车马的中转站。
作为晋商万里茶路上重要的“黄金水道”,襄阳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站。明清时期,晋商先辈们的茶船必须经过襄阳码头卸货,再换装小船,出汉水,入唐白河,到水路终点——河南赊店镇(今社旗县)走陆路转运北上。
茶叶贸易促进了千年古都襄阳的繁荣,并给襄阳留下许多宝贵财富。据记载,当时,襄阳建有20多个商业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襄阳的繁荣靠的是各路商帮的支撑,深藏在商海之中的一支晋商劲旅,那就是山西介休冀家,当时,冀家商脉主要切分为三支,一支在襄阳一带,一支在北京一带,一支留在了山西。
9月23日,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抵达襄阳,顺着汉水沿岸老码头,寻找晋商鼻祖们的遗迹,更有幸采访到介休冀家后人冀宏强及其大哥冀大真、二哥冀大祥,探寻晋商巨贾家族兴盛的秘笈。
A 冀宏强:小时候听爷爷讲述祖辈传奇,成年后到山西寻根问祖
冀家世代从商,造福于人,利人达济,口口相传商道。“从小我就听爷爷冀钰全讲冀家人行走天下可以不带银两,走哪里都有人接待。那时爷爷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冀家金马银马,屙金尿银。’”自幼听着冀家的传奇故事,那时,冀宏强对家族并没有太多概念,只知道家族影响力很大,兴盛过,衰败过。
直到15岁那年,受祖辈影响,他开始思考晋商到底是什么?并给介休市政府写了封信,信中冀宏强介绍自己是介休北辛武村人,想找到冀家亲人,想回去看看,表达着内心深切的期望,这封信被他视为“故乡的家书”。
寄出去的信件遥遥无期没有回应,却给冀宏强埋下更深的信念:回山西,去寻找那些爷爷口中的记忆,去寻找冀家亲人,那里才是故乡。参加工作后,冀宏强和二哥带着家谱奔赴山西寻根问祖。他们满村寻找,最终在一间老屋子里找到熟悉祖辈们的老人,老人帮助他们修复家谱,并和他们说,北辛武村,就是你们爷爷口中的冀家,这个村子就是你们要找的故乡。当时,兄弟俩激动得热泪盈眶。
回山西寻根,并没有见到太多冀家亲人,却追寻到冀家祖脉历史,冀宏强开始重新认识大家族。
B 冀家数代人的贩茶贸易,形成了介休特有的茶俗文化
家族传承,不是财富的传承,而是家族风气、精神、品格的一脉相承。
冀宏强介绍,介休盛产富商,道光初年,张原村皇商范家、清道光年设立票号“汇通天下”的北贾侯、北辛武村的冀家被称为商贾三大巨族。冀家从商很早,发迹很早,涉及行业颇多。
冀家祖辈做茶讲究点山头,以产茶区源头为主,将每个茶叶山头生产的海拔、雨水等必备条件都要了解透彻。他家讲究“炒阳茶和炒阴茶”之分,从种茶、采茶到晒茶每个细节都颇为讲究,严格遵循昼夜季节自然规律。冀家数代人的贩茶贸易,形成了介休特有的茶俗文化。当时,在湖北襄阳等地的商铺有70多家,主要经营当铺、油房、杂货铺等。
冀家虽富但都不愿意露富,“处世无才惟守拙,容身有地不求宽。”冀家祖辈冀国定更是以这样的对联掩饰富有。低调、藏富、不忘形。这些成为冀宏强对家族兴盛的第一总结。
说罢,现场冀宏强小心翼翼拿出一个袋子,取出珍藏已久的“冀家字号”(公盛号)各分号印章,这些老印章形状不一,却透露着冀家家族的严谨、认真、风雅学识等,有的印章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排小字,作为冀家商号唯一性、安全性、权威性的保护。
在中国,冀家当铺和钱庄极具代表性,后又在平遥开启了包括“乾盛亨”“其昌德”在内的多家票号。冀家家族兴盛离不开冀国定四房马太夫人,冀宏强介绍,平遥县开标时,如冀家马太夫人不到,就开不了,因为不知她是放还是收。后马太夫人把冀氏三百余年“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传示后人,取名“五信堂”,可见当时势力之大。
从冀家家谱里可以看出,冀家成为巨族还有一大原因:晋商巨贾联姻。当时,冀家和范家、侯家、乔家、郝家、韩家等晋中大亨建立联姻,成为沾亲巨贾。
C 晋商名门豪族行天下后人解读心中要有面镜子
“人人都有一面镜子,照亮着我们。”谈到冀家折射的晋商精神,冀宏强说,祖辈们先天敏锐的商业嗅觉,实则是以社会民生供需为基础,从事贩盐、油行、棉花、杂货铺等生意,解决的就是当地百姓需求,介休冀家和范家联手向新疆贩运“军粮”,则是从社会环境出发。
冀家商业不败的秘笈之一在于“立”。钱庄、当铺以及后来的票号都是冀家立于规则、遵循客户的创新方式。
贩茶的万里茶路上,冀宏强的祖辈们从俄蒙地带饮食切入,深知茶可以解当地饮食之油腻,对脾胃、新陈代谢有所帮助;冀宏强的爷爷做甘蔗易货贸易、母亲做“土蚊香”贸易,将介休祖辈寻找活路、创造商机的精神延续下来。这是商业不败的另一秘笈“承”,传承沿袭生活常识,善于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创造经济。
冀宏强介绍,山西人之所以要经商,晋中之所以为晋商故里,核心是“闯出去”的生存之道。闯出去,才有了活路。
其次,就是品质正,走正路。从小他听到爷爷讲的家族传奇,提及最多的就是“冀家处世哲学”,商人绝不是尔虞我诈,更不是“天生算计”,而是为人刚正,三观端正,商道才能走正。此外,出手大方,出手义气。冀宏强认为“以义制利”背后实质是舍与得,不能拔刀相助,不能舍出,必然不会有所得。
D 家族后人不断代传承为了复兴再旺盛
喜做善事的冀家大家族,兴于善念,败于善举,又复兴于善行。人本性善,这是冀家家族代代相传的核心家规。
冀家大族从古至今,代代传承善事,所做的善事颇有盛名。古时,介休北辛武村“不可邻里有饿、有流亡者”,冀家祖辈们经常给全村解决难题;在襄阳,冀宏强的爷爷遇到镇上乞丐、聋哑、大脖子病的乡亲们,都会花“一毛两分钱”买一份素面给予安抚。只要有难有需要资助的地方,冀家都会出手解囊,且世代传承做善事无断层。
和藏富不露富理念相近,冀家人还习惯“做好事不留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冀宏强公司承担了襄阳全城的防疫服,并主动捐赠出30余万只口罩。当他拿到“襄阳抗疫家庭”爱心证书时,很是意外,毕竟他们祖辈奉行默默做贡献,不张扬,不主动上报。
谈到冀家襄阳脉络后人们的现状,冀宏强表示,和其他家族不同,他们兄弟四人坚持从商,虽然没有达到冀家祖辈们的辉煌,但是尽力将冀家商业精神延续下来。
做钟表、办工厂。上世纪90年代,纺织业很发达。1982年,冀宏强便与兄长共同创业,以针织、纺织品原料生产加工为主,整个创业公司没有一个推销员,但却凭借客户口口相传,将生意越做越大。
从事纺织业并不容易,纺纱、织布、染色等,那时候,整个行业存在掺假情况,社会上一度出现“黑心棉、黑心被”等现象。冀宏强兄弟们秉承家风家训,向客户承诺,只要买冀家产品,任何时候,对客户包退包换,以品质和诚信赢得口碑。
后来,冀宏强想过从纺织行业转型,他试图寻找新的行业,他说,直到目前,他并没有完全脱离纺织原料行业,没有完全转型。但是,在蹚路子、谋发展的过程里,冀宏强得到了蜕变与转型,他担起了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的多重身份。
冀宏强创立了湖北公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从纺织原料企业生产经营者转向一家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进行了项目孵化、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咨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冀宏强的微信名叫“顺势而为”,他说,这也是复兴家族的又一秘笈,从商要懂得与时俱进,要借助机会、借助社会力量,紧抓发展趋势,这是另一种商业敏锐。
大多数时候,冀宏强所做的创投项目都是从生活需求出发,原生态黑皮鸡枞菌食品、心脏房颤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公司等,也曾因坚定地投资原则错失了游戏红利的黄金投资机遇,还曾婉拒过国内顶尖投资人的融资。谈起他的创投思路,冀宏强表示,经商要兼顾社会冷暖,要从利国利民利他人的思路出发。
冀宏强笑称自己是一个“老年创业者”,他说平常心看待创业,但是会创业至老,学习终生。家族的成功与失败需要几代人的积淀,创业者不是奋斗就必须成功。但是,若不奋斗,就会失去机会。
直到如今,冀宏强家里的中堂仍坚持供着一尊关春秋神像,30年都没有更换。平日里,冀宏强接人待客,都会让他们看看关帝,冀宏强说,这是晋商鼻祖们的习惯,也是他坚持的习惯,看着关帝的时候,不仅会“照”他人的正邪,更会折射自己心中的善与恶,人心养人,人心也致命,他希望能够持之以恒做事情,把事业做到极致、趋正、向好。
结束采访时,已是深夜。冀宏强抛出一句感叹:好多人不了解山西,质疑咱山西有什么。其实,看看山西票号,其实,里面啥都有。
作为晋商万里茶路上重要的“黄金水道”,襄阳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站。明清时期,晋商先辈们的茶船必须经过襄阳码头卸货,再换装小船,出汉水,入唐白河,到水路终点——河南赊店镇(今社旗县)走陆路转运北上。
茶叶贸易促进了千年古都襄阳的繁荣,并给襄阳留下许多宝贵财富。据记载,当时,襄阳建有20多个商业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襄阳的繁荣靠的是各路商帮的支撑,深藏在商海之中的一支晋商劲旅,那就是山西介休冀家,当时,冀家商脉主要切分为三支,一支在襄阳一带,一支在北京一带,一支留在了山西。
9月23日,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抵达襄阳,顺着汉水沿岸老码头,寻找晋商鼻祖们的遗迹,更有幸采访到介休冀家后人冀宏强及其大哥冀大真、二哥冀大祥,探寻晋商巨贾家族兴盛的秘笈。
A 冀宏强:小时候听爷爷讲述祖辈传奇,成年后到山西寻根问祖
冀家世代从商,造福于人,利人达济,口口相传商道。“从小我就听爷爷冀钰全讲冀家人行走天下可以不带银两,走哪里都有人接待。那时爷爷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冀家金马银马,屙金尿银。’”自幼听着冀家的传奇故事,那时,冀宏强对家族并没有太多概念,只知道家族影响力很大,兴盛过,衰败过。
直到15岁那年,受祖辈影响,他开始思考晋商到底是什么?并给介休市政府写了封信,信中冀宏强介绍自己是介休北辛武村人,想找到冀家亲人,想回去看看,表达着内心深切的期望,这封信被他视为“故乡的家书”。
寄出去的信件遥遥无期没有回应,却给冀宏强埋下更深的信念:回山西,去寻找那些爷爷口中的记忆,去寻找冀家亲人,那里才是故乡。参加工作后,冀宏强和二哥带着家谱奔赴山西寻根问祖。他们满村寻找,最终在一间老屋子里找到熟悉祖辈们的老人,老人帮助他们修复家谱,并和他们说,北辛武村,就是你们爷爷口中的冀家,这个村子就是你们要找的故乡。当时,兄弟俩激动得热泪盈眶。
回山西寻根,并没有见到太多冀家亲人,却追寻到冀家祖脉历史,冀宏强开始重新认识大家族。
B 冀家数代人的贩茶贸易,形成了介休特有的茶俗文化
家族传承,不是财富的传承,而是家族风气、精神、品格的一脉相承。
冀宏强介绍,介休盛产富商,道光初年,张原村皇商范家、清道光年设立票号“汇通天下”的北贾侯、北辛武村的冀家被称为商贾三大巨族。冀家从商很早,发迹很早,涉及行业颇多。
冀家祖辈做茶讲究点山头,以产茶区源头为主,将每个茶叶山头生产的海拔、雨水等必备条件都要了解透彻。他家讲究“炒阳茶和炒阴茶”之分,从种茶、采茶到晒茶每个细节都颇为讲究,严格遵循昼夜季节自然规律。冀家数代人的贩茶贸易,形成了介休特有的茶俗文化。当时,在湖北襄阳等地的商铺有70多家,主要经营当铺、油房、杂货铺等。
冀家虽富但都不愿意露富,“处世无才惟守拙,容身有地不求宽。”冀家祖辈冀国定更是以这样的对联掩饰富有。低调、藏富、不忘形。这些成为冀宏强对家族兴盛的第一总结。
说罢,现场冀宏强小心翼翼拿出一个袋子,取出珍藏已久的“冀家字号”(公盛号)各分号印章,这些老印章形状不一,却透露着冀家家族的严谨、认真、风雅学识等,有的印章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排小字,作为冀家商号唯一性、安全性、权威性的保护。
在中国,冀家当铺和钱庄极具代表性,后又在平遥开启了包括“乾盛亨”“其昌德”在内的多家票号。冀家家族兴盛离不开冀国定四房马太夫人,冀宏强介绍,平遥县开标时,如冀家马太夫人不到,就开不了,因为不知她是放还是收。后马太夫人把冀氏三百余年“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传示后人,取名“五信堂”,可见当时势力之大。
从冀家家谱里可以看出,冀家成为巨族还有一大原因:晋商巨贾联姻。当时,冀家和范家、侯家、乔家、郝家、韩家等晋中大亨建立联姻,成为沾亲巨贾。
C 晋商名门豪族行天下后人解读心中要有面镜子
“人人都有一面镜子,照亮着我们。”谈到冀家折射的晋商精神,冀宏强说,祖辈们先天敏锐的商业嗅觉,实则是以社会民生供需为基础,从事贩盐、油行、棉花、杂货铺等生意,解决的就是当地百姓需求,介休冀家和范家联手向新疆贩运“军粮”,则是从社会环境出发。
冀家商业不败的秘笈之一在于“立”。钱庄、当铺以及后来的票号都是冀家立于规则、遵循客户的创新方式。
贩茶的万里茶路上,冀宏强的祖辈们从俄蒙地带饮食切入,深知茶可以解当地饮食之油腻,对脾胃、新陈代谢有所帮助;冀宏强的爷爷做甘蔗易货贸易、母亲做“土蚊香”贸易,将介休祖辈寻找活路、创造商机的精神延续下来。这是商业不败的另一秘笈“承”,传承沿袭生活常识,善于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创造经济。
冀宏强介绍,山西人之所以要经商,晋中之所以为晋商故里,核心是“闯出去”的生存之道。闯出去,才有了活路。
其次,就是品质正,走正路。从小他听到爷爷讲的家族传奇,提及最多的就是“冀家处世哲学”,商人绝不是尔虞我诈,更不是“天生算计”,而是为人刚正,三观端正,商道才能走正。此外,出手大方,出手义气。冀宏强认为“以义制利”背后实质是舍与得,不能拔刀相助,不能舍出,必然不会有所得。
D 家族后人不断代传承为了复兴再旺盛
喜做善事的冀家大家族,兴于善念,败于善举,又复兴于善行。人本性善,这是冀家家族代代相传的核心家规。
冀家大族从古至今,代代传承善事,所做的善事颇有盛名。古时,介休北辛武村“不可邻里有饿、有流亡者”,冀家祖辈们经常给全村解决难题;在襄阳,冀宏强的爷爷遇到镇上乞丐、聋哑、大脖子病的乡亲们,都会花“一毛两分钱”买一份素面给予安抚。只要有难有需要资助的地方,冀家都会出手解囊,且世代传承做善事无断层。
和藏富不露富理念相近,冀家人还习惯“做好事不留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冀宏强公司承担了襄阳全城的防疫服,并主动捐赠出30余万只口罩。当他拿到“襄阳抗疫家庭”爱心证书时,很是意外,毕竟他们祖辈奉行默默做贡献,不张扬,不主动上报。
谈到冀家襄阳脉络后人们的现状,冀宏强表示,和其他家族不同,他们兄弟四人坚持从商,虽然没有达到冀家祖辈们的辉煌,但是尽力将冀家商业精神延续下来。
做钟表、办工厂。上世纪90年代,纺织业很发达。1982年,冀宏强便与兄长共同创业,以针织、纺织品原料生产加工为主,整个创业公司没有一个推销员,但却凭借客户口口相传,将生意越做越大。
从事纺织业并不容易,纺纱、织布、染色等,那时候,整个行业存在掺假情况,社会上一度出现“黑心棉、黑心被”等现象。冀宏强兄弟们秉承家风家训,向客户承诺,只要买冀家产品,任何时候,对客户包退包换,以品质和诚信赢得口碑。
后来,冀宏强想过从纺织行业转型,他试图寻找新的行业,他说,直到目前,他并没有完全脱离纺织原料行业,没有完全转型。但是,在蹚路子、谋发展的过程里,冀宏强得到了蜕变与转型,他担起了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的多重身份。
冀宏强创立了湖北公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从纺织原料企业生产经营者转向一家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进行了项目孵化、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咨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冀宏强的微信名叫“顺势而为”,他说,这也是复兴家族的又一秘笈,从商要懂得与时俱进,要借助机会、借助社会力量,紧抓发展趋势,这是另一种商业敏锐。
大多数时候,冀宏强所做的创投项目都是从生活需求出发,原生态黑皮鸡枞菌食品、心脏房颤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公司等,也曾因坚定地投资原则错失了游戏红利的黄金投资机遇,还曾婉拒过国内顶尖投资人的融资。谈起他的创投思路,冀宏强表示,经商要兼顾社会冷暖,要从利国利民利他人的思路出发。
冀宏强笑称自己是一个“老年创业者”,他说平常心看待创业,但是会创业至老,学习终生。家族的成功与失败需要几代人的积淀,创业者不是奋斗就必须成功。但是,若不奋斗,就会失去机会。
直到如今,冀宏强家里的中堂仍坚持供着一尊关春秋神像,30年都没有更换。平日里,冀宏强接人待客,都会让他们看看关帝,冀宏强说,这是晋商鼻祖们的习惯,也是他坚持的习惯,看着关帝的时候,不仅会“照”他人的正邪,更会折射自己心中的善与恶,人心养人,人心也致命,他希望能够持之以恒做事情,把事业做到极致、趋正、向好。
结束采访时,已是深夜。冀宏强抛出一句感叹:好多人不了解山西,质疑咱山西有什么。其实,看看山西票号,其实,里面啥都有。
相关标签:无
相关文章
- 同学情
- 老同学王钢印因事自晋来京,我正好也在京,京中老同学吴献斌约我俩去游清东陵,并打电话问天津杨巨平同学归国否,听说回来了,就决定从遵化去看他。车一上路,我不知怎么就想起... 文化 2022-01-02 21:56:01
- 家乡腊月的味道
- 桌上的日历像风吹似的呼呼呼365页就掀到头。这不又进入腊月,每当此刻,我就想起家乡腊月的味道。我的家乡在山西的最南边,西傍黄河古称河东。是舜帝、禹王的故里;忠、勇、仁、... 文化 2022-01-02 20:13:47
- 又见忻州古城
- 2021年12月11日,大雪节气后的第四天。上午10时,我随太原中学教师忻州古城文化考察团来到忻州古城文化考察。这个季节的北方城市—忻州,已经是挺冷了,但是大家热情高涨,全然不... 文化 2022-01-01 21:20:28
- 好好过端午
- 今天端午。夏雨洗过的傍晚,粽叶分外香,香在鼻尖,甜在舌尖。端午不游山不玩水,再不多吃几个粽子,就是辜负了节日的美意!每逢端午祭屈原,总有几分悲壮凄美,两千多年依然丝... 文化 2021-06-14 21:07:16
- 史记 袁隆平列传
- 袁公隆平者,九江柴桑人也,庚午(1930)年生北平。当隆平之生也,国家扰攘,四海不宁,其明年,日寇拔奉天,旋陷三省,兵锋直指燕蓟。隆平因从父母南渡,过黄淮,穿长江,憩于江... 文化 2021-05-25 2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