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被人找了回来的时候,惊动了这个世界。许许多多的人,奔走着,都来看她,许许多多的云,也簇拥着,挤进了河里,与汾河拥抱……
于是,一条汾河,清风涟漪,绿水微波,激动了一河的水一河的云,哗哗啦啦地,叙说着说也说不尽的絮语,絮语着聊也聊不完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牵着可可的手,也走在汾河的河岸,看河。
这是2020年5月12日。我和外孙可可走在汾河公园的时候,可可突然惊叫:“姥爷姥爷,你看,汾河的芦苇长高了,汾河的河岸长矮了,汾河的河水长胖了,汾河长大了。”
我惊异于外孙对汾河的这种别样的感觉。
这感觉,我是说不出来的。
也许,这就是大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不一样?
汾河归来
不过,一样的,是我也感觉到汾河变了。芦苇不一样了,芦苇的尖冲直地冒了起来,穿过了秋时遗留的黄叶,翠生生地,撑起了漫空的亮绿;苇下的水流不一样了,水涌涌地流动,水深了许多厚了许多却也清了许多,是涨起来和高起来了,有了一种胖起来的感觉;而水胖起来的时候,岸自然也不一样了,河岸似乎突然变得低低的矮矮的了,水就越发地近人越发地动人。人呢,禁不住张开手臂朝着河流啊啊呼喊起来,这一呼喊,就惊得芦苇丛里扑棱棱飞起来一群大鸟。
汾河归来,一切就归来。城市的现代河流之上,于是鲜活着了自然的生命和物的形象。水是鲜活的,草是鲜活的,人是鲜活的,鸟是鲜活的,鱼是鲜活的,河流之上的空气是鲜活的,穿梭于城市大桥左右的船只是鲜活的,连倒影在水中的城市楼群以及天空的白云,也影影绰绰抖动着,抖动出来一种奇异的鲜活。鲜活的汾河如此地不一样,在于一切凝聚于一个不一样的凸显,就如可可说的,是河水长胖了,汾河长大了!只是,我说不出来可可那样的感觉那样的形容。
晚上回到家里看电视,又突然一惊。就在我和可可走在迎泽桥和漪汾桥之间的河岸看着汾河长大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也走在晋阳桥和通达桥之间的河岸在视察着汾河。哦,我们那么多老百姓和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同一条河流上,在看着同一条河流的长大呢。电视新闻里说,习近平总书记赞美汾河的沧桑巨变,说太原三面环山,一水中分,自古被称为“锦绣太原城”,如今,这“锦绣太原”的美景,正在变为现实。他殷切地嘱咐说,要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话的时候,汾河浩浩荡荡,一派大河风光。汾河左右,现代的堤岸上,参差凸立而延绵着的,是绿化树;汾河南北,浩瀚的河水上,赤橙银黛矗立和雄卧着的,是钢铁桥;三五只快艇哗地犁破水面,风驰而去,河水顿时划出了雪浪一样的水链。汾河似乎回归了“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的晴日晚渡,且以一条现代色彩的汾河,在太行山与吕梁山的臂弯里,澎湃激荡着,激起了长长的亮亮的蓝天白云颜色的水波。
这水波,是汾河历史上的素波么?
这水波,是汾河远离了洪水的历史了么?
这水波,是汾河告别了污水也告别了无水的历史了么?
汾河往昔
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汾河的演变,也沉入了汾河的历史。
人们知道,5000年前,台骀治汾,治的是洪水;4000年前,大禹治黄,治的是洪水。2600年前,秦穆公救急晋国饥荒而开启“泛舟之役”的运粮船队,走过的是洪水还是清水,却不得而知。知道的是,2100年前,汉武帝的楼船行走在汾河的时候,“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汾河的波涛是素波,汉武帝以《秋风辞》证之;1400年前,唐太宗书《晋祠之铭并序》的时候,“临汾川而降祉,临汾水而濯心”,汾河的波涛也是素波,若不素,何以降祉和濯心?
但人们也许不知道,当那些皇家的船队由汾之阴的万荣秋风楼直溯汾之阳的宁武汾阳宫的时候,民间的木筏长龙则由汾河源头的宁武直泻至汾河河尾的万荣。此所谓的“楼船上汾源”“万木下汾河”。而当这漂流着森林巨木的木筏倾泻直入汾河而至于黄河的时候,皇家的宫殿和民间的庙宇耸立起来了,而深藏着汾河源头的森林生态却渐渐坍塌了。于是,汾河水流本身萎缩,萎缩,萎缩而竟终至于再也载不动了漂流的木筏,而只载着了干旱与洪水轮回交替的生态灾患。
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山西人人拉肩扛在汾河上建筑了山西第一大水库,给农业以水,给工业以水。当拯救干旱与水患的现代水坝耸立在汾河之上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汾河,被截断了长流也截断了云雨;而当开发资源和能源的现代工业铁爪挖掘在汾河之下的时候,人又没想到,汾河,被戳漏了地层也污染了地表。于是,60年前汾河流水哗啦啦,50年前汾河流泥细溜溜,40年前汾河流石干巴巴,30年前汾河流污黑乎乎。人说,汾河已经死了,说,汾河抢救无效。
而在20年前,汾河开启了回归和改善之路。“治好母亲河,绿化两座山”,“引来黄河水,滋润太原城”。治污,治污,治污——绿化,绿化,绿化——引水,引水,引水——清河,清河,清河。一切是拯救性的行动。一切是创新性的工程。一切是现代性的挺进。在一个全国污染之最的地方,汾河要清起来,谈何容易?在一个全国缺水之重的地方,汾河要流起来,又何艰难?回归沉重而缓慢,改善决绝而坚毅。然而,唯以坚持。于是,到2016年,汾河,已经水波微漾。
那个时候,汾河源头已经引来了黄河流水。
那个时候,汾河水库已经融汇了黄河的水体。
那个时候,汾河沿线已经荡漾起了城市的水域。
汾河新景
我是看着汾河黯然流逝的,也是看着汾河欣然归来的。
是在2017年6月23日。我和外孙走在汾河岸畔的晋祠园,追着流泉,追着瀑布,追着水,看啊看。智者乐水。外孙可可也是一个爱极了喷泉爱极了瀑布爱极了看水的孩子。
水,就是可可追逐着的欢乐的童话。
在晋祠,我追着可可看难老泉流泻,那时的难老泉,枯竭断流21年之后慢慢归来,已经水位回升了21米,难老泉已经复流。我追着可可看智伯渠流清,那时的智伯渠,源源不绝地流淌了,汩汩归来的难老清泉,复又浇灌着消失多年的晋祠稻米。我追着可可看台骀泽流瀑,那时的台骀泽,已非古时的台骀泽,而是掩映在晋祠绿园里的一片重新激荡的水乡泽国。难老泉,这千里汾河的一个地标性名泉,水的回升,无疑是汾河生态和生态汾河归来的一个历史与现实的标志。
而这夜,我打开微信浏览消息,竟突然看到了,就在我和外孙可可在晋祠看水看瀑看流泉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山西的汾河岸畔视察呢。后来知道,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就下榻在晋祠台骀泽畔青山绿水环绕的晋祠宾馆。晋祠,一个千年万年与水融在一起的地方,一个世世代代漂在水上的绿园,一个年年月月讲着水母故事的所在。水就是晋祠的母乳晋祠的生命。那个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说,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要保护好山西的母亲河,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我知道,那个时候的汾河,流域千里,河道千里,在汾河之上,已经串起了亮圆如镜的污水净化企业,也串起了碧水绿岸的汾河湿地公园。凡有城市的地方,几乎都建起了汾河生态湿地;凡有湿地的地方,几乎都建起了汾河城市公园;而且,凡有城市的地方,统统都建起了污水处理企业。当21世纪的中国城市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时候,这太行与吕梁山间的山西城市,一样地旋转着现代化的甚至是绿色现代化的速率,一样的,在汾河之上旋转着绿色现代化的驱动。
汾河清污
这个时候,汾河,虽然不再是曾经的“有河必干无水不污”,虽然不再是过去的“流污流血流脓流泪”,然而,汾河流入黄河的,却依然是劣V类水体。中国的地表水按水域环境功能划为五类:I类水体为源头水和自然保护区水体;II类水体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珍稀水生物栖息水体;III类水体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和水产养殖水体;IV类水体为工业用水和人体非接触水体;V类水体为农业用水和一般景观水体。劣V类水体即失去水体功能和水域生命的污染水体。
那么,怎样消除汾河流域的劣V类水质?
那么,怎样消灭山西黄河流域的劣V类水体?
那么,怎样摘掉山西河流污染劣V类的黑色帽子?
汾河之上,于是又铺开两个行动:杜绝排污,生态补水。
杜绝排污,这是一个老词,即,汾河全线堵死排污口,不许一滴污水流入汾河。但是,这老词赋予的新内涵,是宁可将GDP指标降下来,也要把生态环保搞上去。其背后,是一个个政府河长的环境责任加码升级,是一个个污水处理的设施能力提标升级,是一个个工业企业的环保改造换挡升级,是千万个生态环境执法者们流血流汗流失生命,日夜奔波和守护在汾河之上,是一座座城市一座座城镇在汾河干流和支流的河道上,铺开了取缔淘汰落后生产方式的大决战。
生态补水,这是一个新词,即,黄河向山西输水,水库向河流输水,千里汾河复流,千里桑干复活。这个新词给予汾河的,是汾河水库每年向汾河补水2.3亿立方米,给汾河送回大河风光。这个新词给予桑干河的,是黄河每年向桑干河补水2亿立方米,给北京送去永定河水色。于是,作为山西两大河流发源地的宁武,在其管涔山分水岭两侧,汾河,一条大河归来,滚滚滔滔,归向黄河;桑干河,一条长河归来,弯弯曲曲,流向北京。山西不仅给山西输水,而且给首都输水。
河流上的现代水库,是外国人首创,但大坝阻断了生态,外国人曾说,要生态,炸水坝。山西第一座汾河水库,建在娄烦,水库曾阻断了汾河的流淌,娄烦人也说,要想富,炸水库。山西轰轰隆隆的工业,建在河流之上,工业污染了河流,山西人也曾说,要环保,炸工业。而今,黄河落天走山西,没有炸水库,没有炸大坝,也没有炸工业,一条汾河却依然飘扬起了青葱碧绿的水的飘带。给河流以生态补水,给河流以复清,这绝对是一个时代性的世纪性的绿色的壮举!
2000多年前,汉武帝时代,仅仅5000万人的汉代中国,大自然却给了人类丰沛的水量;2000多年后,生态文明时代,已经是14亿人的现代中国,大自然却给了人类危机的水体。仅仅2000多年的时间,河与人竟如此悖逆。而今,人不仅以人力恢复和丰沛一条河的水量,而且以人力净化和恢复一条河的水质。悲哀与欢悦兼之,欣慰与忧患兼之。然而在现实性的生态环境危机时代,也只有创造生态文明思想理念与建设实践的人们,获得自然世界的垂青和天人合一的垂爱。
于是,2020年6月底,汾河流域彻底消除了劣V类水体,河流呈现为V类、IV类、III类、II类、I类水体水质。
于是,2020年12月底,山西黄河流域也将消除劣V类水体,也将呈现V类、IV类、III类、II类、I类水体水质。
于是,与曾经规划汾河流域2025年至2030年彻底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相比,这个消除,整整提前了5至10年。
这样,习近平总书记行走在2020年的汾河之上的时候,汾河,已经是呈现在蓝天白云之下,流淌在太行吕梁腹地,穿越了现代高原城市的,一条驭水归来的绿意磅礴的大河了。
汾河远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汾河岸畔提出一个构想:“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这与习近平总书记之前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成为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现代绿色构想。事实上,生态汾河和生态山西,已经在做着这样的实践和实现,已经在做着这样的诠释和印证。汾河的归来,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循环的归来;山西的改善,是“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绿色融合的改善。一条大河的复活,是现代天人和谐与现代绿色发展的新的构建。
事实上,任何河流都是生态的河流,汾河无疑也是生态的河流。生态汾河,是线性奔流的河流,是平面汇流的河流,是立体环流的河流,是人河交流的河流。自然生态决定这条河流,经济生态决定这条河流,社会生态决定这条河流,政治生态决定这条河流,文化生态决定这条河流,精神生态决定这条河流。汾河是已经回不到了原初的模样,人们也已不可能回到原初的生态。山西人再造的,是一条现代意义的生态汾河。山西人重建的,是一种人对于河流的感恩与憧憬。
就在汾河归来的时候,一个最新消息爆出:山西将投资870亿元,用15年时间,将千里汾河打造成一个水利长廊、生态游廊、文旅走廊、绿色林廊,将汾河塑造成一条生态河幸福河。那么,我想,这条山西最长最大的河流,将一定是山西最长最大的山水风景带,山西最长最大的人居环境带,山西最长最大的文化旅游带,山西最长最大的生态文明带。汾河牵动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将使这个曾经给中国输送黑色能源的煤炭基地,成为给中国输送绿色能源的生态基地。
之前,我曾看到两个消息,一个是说,中国是全球植被生态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国家,2000年至2017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仅中国就增加25%,中国,位居全球第一;一个是说,山西是中国植被生态质量改善最快的省份,2000年至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植被生态质量均呈现增长改善趋势,山西,位居中国第一;而吕梁,是山西植被生态质量改善最好的地域,山西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达到67.7,吕梁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则达到了70,吕梁,位居山西第一。
无疑,吕梁山是汾河的源头,管涔山是汾河的源头,森林,是汾河的自然源头,那么,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则是生态汾河的现代源头……
汾河的被找了回来,汾水的如约归来,是许许多多的人们,在守护着她长大,长大,是整个吕梁山太行山的绿,在簇拥着她长流,长流……
- 同学情
- 老同学王钢印因事自晋来京,我正好也在京,京中老同学吴献斌约我俩去游清东陵,并打电话问天津杨巨平同学归国否,听说回来了,就决定从遵化去看他。车一上路,我不知怎么就想起... 文化 2022-01-02 21:56:01
- 家乡腊月的味道
- 桌上的日历像风吹似的呼呼呼365页就掀到头。这不又进入腊月,每当此刻,我就想起家乡腊月的味道。我的家乡在山西的最南边,西傍黄河古称河东。是舜帝、禹王的故里;忠、勇、仁、... 文化 2022-01-02 20:13:47
- 又见忻州古城
- 2021年12月11日,大雪节气后的第四天。上午10时,我随太原中学教师忻州古城文化考察团来到忻州古城文化考察。这个季节的北方城市—忻州,已经是挺冷了,但是大家热情高涨,全然不... 文化 2022-01-01 21:20:28
- 好好过端午
- 今天端午。夏雨洗过的傍晚,粽叶分外香,香在鼻尖,甜在舌尖。端午不游山不玩水,再不多吃几个粽子,就是辜负了节日的美意!每逢端午祭屈原,总有几分悲壮凄美,两千多年依然丝... 文化 2021-06-14 21:07:16
- 史记 袁隆平列传
- 袁公隆平者,九江柴桑人也,庚午(1930)年生北平。当隆平之生也,国家扰攘,四海不宁,其明年,日寇拔奉天,旋陷三省,兵锋直指燕蓟。隆平因从父母南渡,过黄淮,穿长江,憩于江... 文化 2021-05-25 2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