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绛县《雕藏经主重修太阴寺碑》的横空出世,《藏经》募刻劝缘发起人实公律师尹矧乃的事实真相得以大白于天下;民国学者蒋唯心《金藏》雕刻始于解州静林山天宁寺的观点即遭否定。那么《太阴寺碑》:“趋于金台天宁寺,请师主持。童女、居士左右辅弼,纠集门徒三千余众,于河、解、隰、吉、平水、绛阳,盛行化缘,起数作院,雕造大藏经版”的金台天宁寺在哪里?本文围绕现存州县志和碑文与“起数作院”紧密联系起来,对“金台天宁寺”方位予以探讨。
一、金台的来历与区域
《民国新绛县志.沿革考》:“按《左传》金天氏有裔子台骀,能业其官,宣汾兆、障大泽帝用嘉之封诸汾川,以为诸侯沈似蓐黄,实守其祀。则台骀之国由来久矣。……况传明言,封诸汾川,今绛临汾上,又矩洮不远,以地舆测之,汾川当在绛地无疑。”
1997靳欣文主编《新绛县志》:“金哀宗正大六年(1229),在站里堡汾河滩头曾建金台,为中书省驿站,也是驰名的绛州十景。”《三晋石刻大全.曲沃卷》蒙古定宗二年立石《重修济渎清源王庙记》:“东太行,西金台,以壮其势;南金山,北浍水,以崇厥位。”《三晋石刻大全.绛州卷》明灵邱荣顺诸子捐资《重修绛州赤龙潭观音堂记》:“绛为古金台郡,其城曰东雍,南低而枕汾河,北昂而倚土阜,形如卧牛。”也就是说,金、元、明“金台”之称仍很流行。
二、白台寺就是“天宁寺”
地处新绛县泉掌镇内的白台寺,现存唐开元十四年(726)重修碑,而今矗立着北宋政和三年(1113)三月立石《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见往持小师惠琛建经幢,夘塔迁葬,並印造上生、观音等经一千三百卷。”上承省图书馆镇馆之宝、北宋雍熙三年(986)由绛州郭下宋守真写造,赵寓雕刻的《佛说北斗七星经》,下接尹矧乃于此雕刻《金藏》。
一是该寺内存有蒙古定宗三年(1248)三月立石的天宁万寿禅寺的《寺规》石碣,及重、再、又刻和本次刻录的时间。
二是蒙古宪宗二年(1252)四月十六日刻石《绛州天宁万寿禅寺进公行状碑铭》:进公姓宁,讳行进,稷山翟店小宁村人,天眷年间入绛州天宁万寿禅寺。就席开演,闻者悦服。又经十载,嘱云:“汝善传演,勿令有怠。送师还乡,及游诸刹丛林,夲郡囗蒲城缁素美爱,众僧推保,作绛阳僧副正。至大定、明昌,往持三十余年,度徒弟二十四人。盖本寺仁王法藏阁一座, ……口大会命为长壇宗主”。这里的“口蒲城当作人名讲,拟或是郡官,起码是僧正;最后一段的“住”“度”“蓋”一气呵成相关联。
三是金大定十四年(1174)立石,《普化寺僧广汴预修塔铭记》:“广汴丁村人,遂于当里普化寺出家。”
四是元至顺四年立石(1333):“师讳寳莲,俗姓赵氏,乃夲村人也。……捨送於本寺管内绛州僧副洪辩大师……乡人赞仰,请住绛阳崇宁、普化两处风光,茸修殿宇,创构廊房、经轴、塑像,彩绘新妆。资缘产业,始置非常。阐扬法化,禅律精光。”
从上述两通碑人中可知,天宁寺与崇宁寺、普化寺三寺同存,且矩离很近。找到了“崇宁寺”“普化寺”,所在,陈浩东博士对元至正十五年(1355)立石《普化寺祺公上座塔记》中,由天宁寺讲经论沙门文峰撰文的疑虑也就随之而解。
《民国新绛县志》:“青莲寺在韩堡里,清康熙十三年重修。”按照下堡村81岁曾任党支部书记苏满德所说,该村建于宋代,与青莲寺无始建时间,毁于文革的情况看与宋徽宗敕建的“崇宁寺”相吻合。因为《明正德绛州志.建置》:“白莲寺,在城西辛堡里。辛堡寺通志作白莲寺,在城西二十里,金大定初建。普化寺,在城西光马。”明洪武四年(1371)辛亥年,从上堡因吃水困难迁移现址,故称辛堡。而蹊跷的是该村白莲寺(普化寺)于洪武初并入白台寺(天宁寺),取“普化寺”与“天宁禅师”而合称“普化禅寺”,简称“普化寺”。这样以来,高菊蕊女士蔺永茂先生均认为白台寺于金天眷年间改称“天宁寺”,于明洪武初改称“普化寺”,又于解放后回归白台寺的历史一目了然了。
三、“天宁寺”与“起数作院”
金大定前后兴建的寺观,“天宁寺”附近的还有《明正德绛州志》:“法铭寺,在城西南苏阳里,金正隆四年建。超化寺,在州西南榆村,金大定初建。洪武年间併千部法铭寺入焉。”
从《太阴寺碑》得知由绛阳龙兴寺千部院释文秀口述,那么,巜民国新绛县志》中,先后重修于元至元十九年、元至正时三林镇白水寺与北杜坞的普照寺也应该参与了《金藏》雕刻。
《稷山同治县志.寺观》,金皇统元年(1141)重修的广教寺,金皇统二年(1142)建佛阁寺,明洪武年间并广教、弥陀、大善三寺入焉。乃至陈浩东博士“《金藏》雕造诸问题新考"一文中推测的太平县“柴寺、相李村寺也矩光马村的“天宁寺”不远。
这样以来,不仅以天台寺为刻经枢纽的网络完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且使陈浩东博士的《金藏》的雕刻始于金台天宁寺,继于蒲州广化寺(被普救寺兼并),完成于绛县《太阴寺)的结论有了明确的地址,划了一个园满的句号;也使得其“平水版”的雕印技术有了清晰的承接地。
相关标签:无
相关文章
- 同学情
- 老同学王钢印因事自晋来京,我正好也在京,京中老同学吴献斌约我俩去游清东陵,并打电话问天津杨巨平同学归国否,听说回来了,就决定从遵化去看他。车一上路,我不知怎么就想起... 文化 2022-01-02 21:56:01
- 家乡腊月的味道
- 桌上的日历像风吹似的呼呼呼365页就掀到头。这不又进入腊月,每当此刻,我就想起家乡腊月的味道。我的家乡在山西的最南边,西傍黄河古称河东。是舜帝、禹王的故里;忠、勇、仁、... 文化 2022-01-02 20:13:47
- 又见忻州古城
- 2021年12月11日,大雪节气后的第四天。上午10时,我随太原中学教师忻州古城文化考察团来到忻州古城文化考察。这个季节的北方城市—忻州,已经是挺冷了,但是大家热情高涨,全然不... 文化 2022-01-01 21:20:28
- 好好过端午
- 今天端午。夏雨洗过的傍晚,粽叶分外香,香在鼻尖,甜在舌尖。端午不游山不玩水,再不多吃几个粽子,就是辜负了节日的美意!每逢端午祭屈原,总有几分悲壮凄美,两千多年依然丝... 文化 2021-06-14 21:07:16
- 史记 袁隆平列传
- 袁公隆平者,九江柴桑人也,庚午(1930)年生北平。当隆平之生也,国家扰攘,四海不宁,其明年,日寇拔奉天,旋陷三省,兵锋直指燕蓟。隆平因从父母南渡,过黄淮,穿长江,憩于江... 文化 2021-05-25 22: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