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这是大家耳熟能详、至今仍唱不衰的《黄河大合唱》里的歌词,这是一首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动员了多少有血性的华夏儿女走上保家卫国抗日战场的抗日歌曲。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叫张光年,是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他的笔名叫光未然。原吉县党史办主任霍盈洲向笔者介绍,1984年他对张光年进行了采访,得知《黄河大合唱》是张光年1939年在壶口瀑布之滨创作的。1939年1月,张光年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1939年4月13日在延安首演。
抗战时期,张光年先生受国民政府国防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副主任兼第二厅厅长郭沫若的派遣,来到第二战区担任文化督查专员。第二战区驻扎在吉县黄河边的克难坡,从驻地到壶口瀑布,只需要下一道坡。张光年先生经常抽时间到瀑布边观察奔腾湍急的河水,看船工们喊着号子与风浪搏斗的情景,有时还站在高处远眺黄河一泻千里勇往直前的雄姿,心中灵感奔涌。
张光年先生接受采访时强调说:“我写《黄河大合唱》是去壶口后的感受结晶,不是社会上传说的那样只是路过一次就写出来一首大合唱,那样太简单了。”
关于张光年创作《黄河大合唱》经过见诸各种报端,说法各异,但有一点毫无争议,就是《黄河大合唱》是在壶口岸边诞生的。《黄河大合唱》为黄河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壶口瀑布增添了文化内涵,至今为吉县人民所喜爱和传唱。
上一篇:刘宽云 诗词报站名 车厢诗意浓
下一篇:文化山西:盘点晋商中的“七大世家”
- 同学情
- 老同学王钢印因事自晋来京,我正好也在京,京中老同学吴献斌约我俩去游清东陵,并打电话问天津杨巨平同学归国否,听说回来了,就决定从遵化去看他。车一上路,我不知怎么就想起... 文化 2022-01-02 21:56:01
- 家乡腊月的味道
- 桌上的日历像风吹似的呼呼呼365页就掀到头。这不又进入腊月,每当此刻,我就想起家乡腊月的味道。我的家乡在山西的最南边,西傍黄河古称河东。是舜帝、禹王的故里;忠、勇、仁、... 文化 2022-01-02 20:13:47
- 又见忻州古城
- 2021年12月11日,大雪节气后的第四天。上午10时,我随太原中学教师忻州古城文化考察团来到忻州古城文化考察。这个季节的北方城市—忻州,已经是挺冷了,但是大家热情高涨,全然不... 文化 2022-01-01 21:20:28
- 好好过端午
- 今天端午。夏雨洗过的傍晚,粽叶分外香,香在鼻尖,甜在舌尖。端午不游山不玩水,再不多吃几个粽子,就是辜负了节日的美意!每逢端午祭屈原,总有几分悲壮凄美,两千多年依然丝... 文化 2021-06-14 21:07:16
- 史记 袁隆平列传
- 袁公隆平者,九江柴桑人也,庚午(1930)年生北平。当隆平之生也,国家扰攘,四海不宁,其明年,日寇拔奉天,旋陷三省,兵锋直指燕蓟。隆平因从父母南渡,过黄淮,穿长江,憩于江... 文化 2021-05-25 22:40:51